第二十四章 暗流涌动-《重生之东宫有梨树》


    第(2/3)页

    我把手上的礼物递给沛儿:“好久不见了,义父呢?”

    沛儿及冠礼后,廖清河本来想着给他做媒成家,但是沛儿说什么也不愿意。廖清河没法子,因为沛儿家中已经没有其他亲眷,便只能收为养子,取名单字为“丰”,字沛德,如此一来好歹沛儿有了个像模像样的名字身份。

    沛儿,不对,眼下应该叫廖沛德才是。廖沛德把我手里的包袱接过去:“昨日老将军大约是身子好了些,便邀请太师上门喝茶叙旧,眼下太师还没回来呢。”

    原本我还想着老国公这装病还挺尽职尽责的,都几个月了还在装。但是这么大一波事情来来回回,唐宣文的过错虽然最终在多方斡旋操作下总算是没有造成什么恶果,但是毕竟是雄心勃勃去的北川,最后不过几个月便铩羽而归,丢脸起码是肯定的。

    老国公不会不知道唐宣文如何在情急之下给了唐云忠一剑,险些害得唐云忠丢了性命。说实话我要是他,就是一开始是装病,听完这一通乱七八糟之后估计也要真的被气病了。

    眼下正是低调的时候,我可不想惹上什么事情,自然是留在太师府乖乖等廖清河回来。闲来无事,我便帮着廖沛德一起收拾东西,顺便跟他唠起家常:“沛德,我来的路上看见京城周遭的村落很是破败。怎么明明是春种时节,田地里却没什么人呢?”

    提起这一点,廖沛德叹了一口气,神情很有些无奈:“眼下赋税越来越高,去年少雨收成不好,也没有降低税收。许多人租不起地就丢下田地逃走了,他们需要征收的部分被平摊给其他征户,一般来说附近州府大约是要收缴三分之一给朝廷,但是要再层层分下去,农户辛苦一年,能存下当年四分之一的收成已经不容易了,那佃户和短工就更不用提了,大抵也就是讨一口饭吃罢了。”

    “琅琊郡眼下对占有十亩以上土地的人家是征收是十亩土地算自种土地,税收为五分之一,十亩以外的土地收四分之一,如果愿意付给佃户当年收成去除税收后的四分之一,那么就能少缴纳税收,大约只需要缴纳五分之一给府衙就好。这几年还鼓励耕种荒地,北川附近不少佃户已经有了自己的地,倘若是自家耕种,一般也就缴纳五分之一就好……只不过因为这样,所以不少人家不愿意报多的土地。眼下郡守大人养了一批‘裁亩官’,每年两次算各家土地大小,姑且也算把事情解决过去了。”

    “只要五分之一……”廖沛德叹了一口气,“其实前两年太师为我将来考虑,为我在城外置办了两三亩薄田。然而我自己管了一年多,才知道眼下种田讨不着活路是真的,我本来将田地租给了一个少年,也没想着捞什么本回来,就想着不能荒废才好。”

    “可是后来隔壁户跑了之后那几亩地属于的村子就要摊征。这么一均摊,本来我自己都快倒贴钱了,那租户一年起码还要交付些银钱让他生活吧?加上去年收成不行,丝绸价格又下跌不少。我自己的小金库都快养不活那几亩地了。最后太师也觉得不能这样,便帮我在岭南广王那边买了三亩地,每年的收成折成现银寄给我。”

    “都要买地,怎么不来我们北川买啊!”我兴致勃勃跟他推荐,“北川眼下除了旱地还有些药田,虽然说种起来有点麻烦,但是收入也高啊,而且你还可以聘请咱们那边专业的药农,他们虽然比一般佃户贵好多,但是人家技术好的咧。你想想我个五品官一年也才二十多两银子,那药田一年赚个三十两五十两可不成问题。”

    “北川,我现在哪里买得起北川的地啊!”说到这里,廖沛德倒是抱怨起来了,“许大人你知道现在北川的田多少钱一亩吗?”

    我眨巴眨巴眼睛,最近几年我忙着东奔西跑,倒是完全没有注意田地价格,“多少钱?七年前那会儿刚刚重新分地的时候好像是十两一亩?不过当时可以先租赁,两年就能靠工钱拿一亩地回去。眼下就是涨了一番,也就二十两吧?”

    “我年前才问过钱庄,眼下北川的地均价是四十两!”

    我差点没兜住瓜子:“多少?你说多少?”

    “四十两,这还不是最靠近北川的,那边更贵,据说已经涨到六十两了!”

    “就,就我们那旱地?种麦子的?”我瞠目结舌,颓丧地往地上一摊,“坏了,这几年光顾着做贡献,忘记关注土地价格了——我估计就是八十两也难买个宅子了。怎么办,要不直接让唐云忠赔我一处宅子好了。”

    “眼下岭南土地还是二十两,能买两倍多的土地。再说岭南气候温暖湿,我想着等过两年太师告老还乡后就带他去我那里常住,北方到底寒冷,还是岭南更适合养老。”
    第(2/3)页